風機葉片需要緊跟市場形勢!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趙曉路指出,基于中國風資源狀況的特點,開展抗臺風葉片、低風速葉片、仿生葉片和低噪音葉片等一系列區域化技術的研究是目前及未來葉片研發的趨勢。
不久前,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與河北保定華翼風電葉片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完成的適合中國風資源狀況的系列化風輪葉片研究開發科研成果通過了鑒定委員會鑒定。
據華翼風電副總經理劉從慶介紹,適合中國風資源狀況的系列化風輪葉片研發將助推我國低風速風電場開發。
期待新型葉片研發
我國風資源豐富,但不同區域的氣候環境和風資源狀況差距較大。目前,我國大規模風能開發利用主要集中在風能資源豐富的高風速區,而我國的風力資源中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類的風資源居多,是接近類和類風資源總量的兩倍。
我國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面積,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且接近電網負荷中心,主要集中在福建、廣東、廣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云貴地區。
目前,我國還基本處于低風速發電開發的初級階段。趙曉路說,隨著我國風電的發展,國家文件明確指出,把加強低風速風電開發納入十二五風電發展規劃,低風速地區的風電裝機規模將會不斷加大。
不同的地域和氣候特征也給葉片的設計帶來不同要求。趙曉路指出,不同區域的風資源具有不同的特點。同時,我國海上風資源豐富,開發海上風電葉片也是發展的必然。
同時,隨著葉片的大型化,為了降低葉片的運輸成本,保證葉片運輸安全,進行分段式葉片開發已經成為必然。而隨著風機葉片尺寸和重量的不斷增長,高壓鼓風機的控制越來越困難,因此智能葉片也是風電技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趙曉路說。
開拓低風速市場的挑戰
低風速市場的開拓,是對風機技術和性能的挑戰。趙曉路指出,由于低風速區風能密度較低,風電機組必須通過采用更大的葉片和優化的設計捕獲更多的風能,從而提高發電效率。隨著葉片的加大,如何控制葉片質量及載荷成為低風速葉片設計的難點。
|